海归怎样再续百年报国辉煌:3类人才最急需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18 浏览次数:
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欧美同学会百年庆典虽已落下帷幕,但是关于海归人才的话题依旧热度不减。近日,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欧美同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归・中国梦’论坛暨《影响中国��20位顶尖海归访谈录》新书首发仪式”上,围绕着“当下需要什么样的海归人才”这一话题,多位嘉宾畅谈了各自的看法。
选择1
基础理论研究人才
基础理论研究是学术发展的根基,它以高度的概括性、系统性、普遍性指导着实践活动。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会长徐昌东说:“引进基础理论人才是当务之急。”他表示,国有企业在之前的人才引进方针上采取实用优先的原则,大批引进实用型人才,却忽视了基础领域研究方面人才。而中国想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角色转变,必须在基础知识领域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拥有强大软实力的国家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据了解,我国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人才的数量并不少,然而其中能够做出真正推动人类发展研究成果的人却凤毛麟角。以科学领域为例,着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饶毅认为,目前我国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还很不足,对人类知识的实质性贡献依然十分有限,一个明显的判断标准就是教科书中收录的由中国产出的知识还很少。”饶毅说,“理论知识上的欠缺直接限制了我国的自主科技研发,进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国家应对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给予更多的重视。”
选择2
高新技术研发人才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成为拉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火车头。然而,我国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缺口始终较大,培养和引进这批人才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说到我国如此缺乏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的原因,国家“人才项目专家”特聘专家、上海长森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认为,这与目前总体浮躁的科研环境有关。“许多做科研的海归回国之后,都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指标、任务,也就是所谓的‘短、平、快’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科研成果的质量就比较难保证。”王�建议,“国家应该给科研项目更多的时间,不能只看重短期效益,应将眼光放长远,让科研人员能够沉下心来认真从事研发工作。”
国家“人才项目专家”特聘专家、北京全景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陈忠苏提到,目前他的公司在研发层面上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技术的本土化。“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差异,有时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在国内很难落地,这就需要研发人才将技术与国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陈忠苏说,“因此我认为在技术研发上,本土人才国际化和海归人才本土化这两方面的人才培养都需要落实。”
选择3
高层次管理人才
香港铁路中国业务首席执行官易珉在“海归・中国梦”论坛上提到:“一个社会的进步要靠技术的革新来推动,而一个社会的品质则要靠管理来维系。”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并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无论是与海外联系紧密的跨国企业,还是具有外向型功能的国家部委,具有国际视野、经验丰富、知己知彼的海外高层次管理人才都拥有充分发挥优势的巨大空间。
目前,国内企业为这类人才提供的发展空间还不够广阔。“拿产品立项来说,很多国内企业都认为产品有市场才能立项,一些最新研发的产品因为缺乏市场需求的证明而得不到立项机会,很可惜。”王�说,“比如我们一直在从事研发的胰腺癌药品,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类药物,但是市场需求是肯定存在的。如果因为立项问题而延误了药品的研发,将会是巨大的损失。所以培养和引进具有广阔视野和长远目光的高级管理人才是企业的重要任务。”
而除了企业,公务员队伍同样需要这类具有国际沟通合作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欧美同学会商会副会长、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立群认为:“目前,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按政策国家要给予他们回国开展研发创业等活动的启动资金支持,国家相对投入的成本较高,而公务员队伍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只要在户口办理、养老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即可,无需投入研发创业启动资金。节省的资金可以用于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