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成就大业的三步中都没有离开人才。第一步,找到一块根据地,拥有自己的军队。第二步,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第三步,在官渡之战中战胜了袁绍,统一了北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军阀群雄并起,争夺天下。而此时的曹操心怀大志,想统一天下,苦于自己没有固定的地盘,手里没有强大的军队。正当曹操一筹莫展之时,黄巾军攻陷兖州,杀掉了兖州太守,而济北国相鲍信等人力促曹操代理兖州牧。于是曹操听从了谋士们的建议,代理了兖州牧,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根据地。在进军黄巾军的战斗中,鲍信奋战而死,战后曹操厚葬鲍信,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没有鲍信的扶持,自己不可能有争夺天下的资本。
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曹操进入兖州以后,如何以正大光明的借口发展壮大力量,消灭其他群雄,实现统一天下的大志呢?谋士毛�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三国志》中说曹操“敬纳其言”。曹操采纳了毛�的建议,拥有了政治资本,这又是曹操称霸中的关键一步。
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两军胶着时刻,本来是袁绍的手下谋士许攸,因政见不被袁绍采纳,还因家人受惠而受牵连,被袁绍惩罚,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靠了曹操。曹操正在无计可施时,一听许攸来了,忙得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就出去迎许攸,见了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并且纳拜于地。许攸被曹操的真诚相待所感动,把袁绍营中的情况和盘托出,并且为曹操献计火烧了袁军的军粮,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一举以少胜多,战胜了袁绍,从而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唯才是举。从这三步中我们不难看出,曹操成就大业依靠这些人才。如果没有这些高人的指点和扶持,曹操是很难发展壮大起来的。那么曹操是如何获得这些人才的扶持的呢?曹操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他们呢?那就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郭嘉是曹操智囊团中的重要谋士。郭嘉起初是在袁绍手下,后来才投靠曹操。刚到曹营时,曹操的心腹,时任司空椽的陈群数次在朝廷议事时揭发郭嘉的不端行为。然而曹操见郭嘉对此神态自若、屡出奇谋,却更加器重郭嘉了。还对其他人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后来当曹操在赤壁之战被火烧战船,大败而归时,不禁又怀念起郭嘉:“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曹操在郭嘉身上投入了深深的感情。情之深,爱之切。郭嘉也没有辜负曹操对他的爱护。郭嘉29岁投曹,38岁殁于军中,这十年中,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使名微众寡的曹操在角逐中步步取胜。
曹操手下有很多人才是从敌对阵营中投靠过来的,曹操都委以重用。如张辽原来是吕布的手下,张�本来是袁绍的部将,徐晃也是杨奉的部下。陈琳本来是袁绍的谋士,曾经写檄文大骂过曹操,而曹操知其有才,所以在打败袁绍后,也没有杀他,而是收为己用。
还有一些是起初根本不愿投靠曹操,曹操不惜利用各种手段,也要争取过来。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阮�,堪称曹操的“文胆”。阮�起初不应征召,遁入山林,曹操令人放火烧山,阮�才不得以出山。再如司马懿,曹操听说司马懿是个人才,三番五次请司马懿出山,均遭到司马懿拒绝,最后曹操不得以囚禁手段威吓司马懿,他才出来为曹操服务。
正是因为曹操这种人才观念,其帐下才会“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截至曹操去世前,他的谋士共102人。曹操的文臣武将的数量在三国中是最多的,因此曹魏政权的力量也是最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