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人才工作部 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才风采

吕欣:我愿回到母校的怀抱 

作者::杨远远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6-21     浏览次数:

     

教育背景:1997年于新疆大学本科毕业,2000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获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博士学位,2004年4月~2009年5月,在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工作。2006-2008年在日本京都大学能源研究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经历:回校两年来,申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省部和企业横向合作项目7项。截至目前,累计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教材2部。
     
  作为校友,吕欣不仅在我校获得了硕士学位,还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所以,他一直对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着特殊的感情。
     
  2008年,在日本完成博士后研究的他,收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回校工作的信函。没有任何的犹豫和观望,便踏上了重返母校的路程。
     
  虽然2000年硕士毕业后就离开了母校,但是在外求学和工作的日子,吕欣一直密切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同时为母校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兴奋自豪。
     
  面对很多人为什么不留在发达地区的疑问,吕欣说:“我愿回到母校的怀抱。杨凌的发展虽然和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还不能相比,但是对科研人员来说,‘饭不过一日三餐,卧不过三尺床头’,日常生活在这里足够了。作为科研人员,最为看重的是科研环境和未来发展。母校目前处在快速上升阶段,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学校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支持和帮助青年教师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很适宜青年人做出一番事业。”
  
  回校短暂的两年时间,吕欣开拓创新,紧跟国际前沿,加强实验室建设,力求高水平地做好相关研究工作。他紧密结合我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阔思路,积极寻找切入点。这两年,他已申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中烟工业有限公司重大专项等7个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教材2部。同时,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仔细了解和学习同行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思路,并积极向高水平期刊投稿,发表学术新见解和研究新进展。“能争取到这些国家、省部和企业的研究项目,很不容易,我和我的团队一定会抓住机会,瞄准国际前沿,争取在相关领域做出一些成绩。”吕欣说。
  
  除了科研工作的出色成绩,吕欣副教授还承担本科生“食品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不光给学生认真讲授专业知识,还与学生分享该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悟、成长心得。吕欣告诉记者:“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每每上课的时候就觉得一定要好好上课,这样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呼。”为此,他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法研究,教学效果良好,在2010年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都说一个好的老师不光要上课好,更要注重育人。吕欣在2009年回校后不久,担任了食工092班的班主任工作。对大学生活还未完全适应的新生,吕欣从他们入校起便布置学生背诵英语课文,并定期进行检查,在他的坚持努力下,大一新生较好地完成了由高中被动学习向大学自觉学习的过渡,大一结束时,他所带班级的四级通过率达93%,2010年还被分别评为校级先进团支部和校级先进班集体。
  
  目前,吕欣副教授致力于农林和食品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他说:“我一生的研究或者说长期的研究课题将是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研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世界各国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深度研究,在这个领域,我们与国际水平虽有差距,但差距并不大,经过努力,可以追赶,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卧薪尝胆,艰苦奋斗,我想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生物能源研究一定能走向世界。”
  
  在谈起下一步工作打算时,吕欣副教授说:“我愿在母校的怀抱中,和我的团队努力提升科学研究的深度和档次,争取在今后几年,在生物质能源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等方面做出成果,并在科研课题和论文发表等方面争取有更大突破。” 


党委人才工作部 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