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才队伍
周建斌 
发布时间:2016-04-1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作者

姓 名:周建斌

学位职称:博士,教授

电 话:029-87082793

电子邮件:jbzhou@nwsuaf.edu.cn <mailto:jbzhou@nwsuaf.edu.cn>,jianbinz@hotmail.com

联系地址:中国·杨凌邰城路3号 邮编:712100

主要研究方向:

(1)土壤养分与生态环境:包括农田土壤碳、氮转化机理及调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2)植物营养与调控:包括养分资源利用及管理,设施栽培营养调控与水肥一体化技术。

学习工作经历:

1984年获西北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西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硕士学位;1998获西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农业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土壤生态系、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农学院从事合作研究。

兼任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陕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中英可持续农业创新协作网(SAIN)第一工作组(养分资源利用与管理)中方负责人;陕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土壤与肥料”杂志编委,10余种国际刊物审稿人。

2000年获第三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2006年入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

本科生:“养分资源利用与管理”、“植物营养学”等

研究生:“生物地球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技术概论”、“高级试验设计”等

主持开发的“植物营养元素失调诊断与施肥”多媒体教学系统获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2002),“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体系建设”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

指导的1名博士生获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土区旱地夏季休闲期土壤剖面残留肥料氮的损失途径及机理(31372137,2014-2017)

(2) 秦岭山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2BAD15B04, 2012-2016)

(3) 陕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蔬菜营养与施肥)(2010-2012)

(4) 不同间作及轮作栽培模式下养分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及效果评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02)子课题,2008-2010)

(5) 陕西旱区有限灌溉条件下冬小麦高效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DA4B09)子课题,2008-2010)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溶解态有机氮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机理(40773057,2008.1-2008.12)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氮素在调节土壤碳固持和释放中的作用及机理(2007-2009)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土高原土壤微生物量对氮素的固持与释放及其生态环境效应(40571087,2006-2008)

(9) 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途径研究(863课题“作物水分亏缺补偿技术”(2006AA100202)部分研究内容,2006-2010)

(10)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氮的作用及意义(10501-160,2006-2007)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可溶性有机氮在农田土壤氮素供应及淋失中的作用(30370288,2004-2006)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北地区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生理生态研究(30230230,专题主持,2003-2006)

(13) 西安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中的水肥综合调控技术研究(GG04094,2004-2006)

(14) 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的新途径与新产品开发(863 农业节水项目(2002AA4Z3031)部分研究内容,2003-2005)

(1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灌溉施肥条件下氮素在土壤运移及转化规律研究(10501-116,2004-2005)

(16)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滴灌施肥条件下氮素在土壤迁移、转化及吸收机理研究(2002-2003)

主持的国际合作项目:

(1) 中英可持续集约化农业养分管理和水资源保护项目(中英农业国际合作项目,专题主持, 2013-2016)

(2) 中英可持续农业创新协作网(SAIN)养分资源利用与管理合作项目(2010- )

(3) 中国农田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氮及其与土壤碳、氮矿化间的关系(中德合作科研项目(PPP),2006-2007)

(4)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中氮素在调节土壤碳固持和释放中的作用机理(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籍教师重点项目,2008)

(5)新型控释肥料的机理及技术(2000年国家引智项目,编号006100051)

获奖科研项目:

(1) 参加的“黄土高原旱地氮磷养分高效利用理论与实践”项目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六);

(2)参加的“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氮素循环与氮肥合理施用理论和技术研究”项目获200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六)

(3)参加的“固体叶面肥的研制、生产和推广”项目获200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九)

主要论著(2006-):

1)Wei Zhao, Bin Liang, Xueyun Yang, Jianbin Zhou. Fate of residual 15N-labeled fertilizer in dryland farming systems on soils of contrasting fertility.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doi.org/10.1080/00380768.2015.1066232

2)Miao Cai, Yanjie Dong, Zhujun Chen, Karsten Kalbitz, Jianbin Zhou.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he composition of maize roots and their decomposition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 Eur J Soil Biol., 2015, 67: 43-50.

3)DONG Yan-Jie, CAI Miao, ZHOU Jian-Bin. Effects of moisture and carbonate additions on CO2 emission from calcareous soil during closed-jar incubation.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4, 6(1): 37-43.

4)Bin Liang, Xueyun Yang, Daniel V. Murphy, Xinhua He, Jianbin Zhou. Fate of 15N-labeled fertilizer in soils under dryland agriculture after 19 year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s.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 2013, 2013, 49:977-986.

5)Bin Liang, Wei Zhao, Xueyun Yang, Jianbin Zhou. Fate of nitrogen-15 as influenced by soil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history in a 19-year wheat - maize experiment. Field Crops Research,2013, 144: 126-134.

6)X. WANG, L.H. CAMMERAAT, Z. WANG, J. B. ZHOU, G. GOVERS, K. KALBITZ. Stability of organic matter in soils of the Belgian Loess Belt upon erosion and depos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3, 64: 219-228.

7)DONG Yan-Jie, CAI Miao, LIANG Bin, ZHOU Jian-Bin. Effect of additional carbonates on CO2 emission from calcareous soil during the closed-jar incubation. Pedosphere, 2013, 23(2): 137-142.

8)Gao Jiajia, Bai Xinlou, Zhou Bo, Zhou Jianbin, Chen Zhujun. Soil nutrient content and nutrient balances in newly-built solar greenhouses in northern China.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12, 94:63-72.

9)Bin Liang, Xueyun Yang, Xinhua He, Daniel V. Murphy, Jianbin Zhou. Long-term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manure and NPK fertilizers influenced nitrogen reten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organic C in Loess soil. Plant and Soil, 2012, 353:249-260.

10)Jian-bin Zhou, Chun-yang Wang, Hong Zhang, Fang Dong, Xian-feng Zheng, William Gale, Sheng-xiu Li. Effect of water sav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 on crop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a winter wheat - summer maize cropping system.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1,122:157-163.

11)Bin Liang, Xueyun Yang, Xinhua He, Jianbin Zhou. Effects of 17-yr fertilization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and soluble organic C and N in loessial soil during maize growth.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 2011, 47:121-128.

12)ZHOU Jian-bin, CHEN Zhu-jun, LIU Xiao-jun, ZHAI Bing-nian, POWLSON D. Nitrate accumulation in soil profiles under seasonally open “sunlight greenhouses” in northwest-China and the leaching potential for its loss during the summer fallow.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010, 26, 332-339

13)Zhou Jian-bin, Chen Xing-Li, Zhang Ying-Li, Liu Jian-Liang. Nitrogen released from different plant residues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ir additions on contents of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nitrogen in soil.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 123-128

14)Manxing Zhao, Jianbin Zhou, Karsten Kalbitz.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water-extractable organic carbon in soils of the south Loess Plateau in China. Eur J Soil Biol., 2008, 44:158-165

15)Zhou Jian-bin, Xi Jin-gen, Chen Zhujun, Li Shengxiu. Leach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s in soil after application of N with irrigation: A soil column method. Pedosphere, 2006, 16(2): 245-252

16)蔡苗, 孟延, Mohammad Amin Ahmadzai, 周建斌。 长期不同施肥对玉米根茬生物量及化学组成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8):2387-2396.

17)孟延,蔡苗,师倩云,周建斌。 施用硫酸铵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4(7):1414-1421.

18)王士超,白新禄,陈竹君,周建斌。 新建日光温室系统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积累的动态变化。 环境科学研究, 2015,28(7):78-85.

19)赵伟, 梁斌,周建斌。 施入15N标记氮肥在长期不同培肥土壤的残留及其利用。 土壤学报, 2015, 52(3):587-596.

20)王士超,周建斌, 陈竹君, 满俊。 温度对不同年限日光温室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1):121-127.

21)赵伟,梁斌,杨学云,周建斌。 长期不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残留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8):1628-1634.

22)蔡苗,董燕婕,李佰军,周建斌。 不同施氮处理玉米根茬在土壤中矿化分解特性。 生态学报,2013, 33(14):4248-4256.

23)赵满兴,周建斌。 温度对土壤吸附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土壤学报,2013, 50(4): 206-210.

24)梁斌,赵伟,杨学云,周建斌。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地小麦土壤氮素供应及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5):885-892

25)周 博,高佳佳,周建斌。 不同种类有机肥碳、氮矿化特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2):366-373

26)夏志敏,周建斌,梅沛沛,王平,桂林国,李隆。 玉米与蚕豆秸秆配施对秸秆分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12, 23(1):103-108

27)周博,高佳佳,周建斌。 日光温室栽培下不同种类有机肥氮素矿化特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6):1531-1537

28)刘瑞,戴相林,张鹏,周建斌,崔亚胜,王天泰。 不同氮肥用量下冬小麦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其与氮素表观盈亏的关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6):1335-1341

29)刘瑞,戴相林,郑险峰,李生秀,周建斌。 半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下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17(4): 934-941

30)张 宏,周建斌,刘瑞,张鹏,郑险峰,李生秀。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半旱地夏玉米-冬小麦氮素累积、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 17(1): 1-8

31)王春阳,周建斌,夏志敏,刘瑞。 黄土高原区不同植物凋落物搭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生态学报,2011, 23(8):2139-2147

32)王春阳,周建斌。 黄土高原区不同植物凋落物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及生物降解特性。 环境科学,2011,32(4): 228-234

33)王媛,周建斌,杨学云。 长期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6):1173-1180

34)梁斌,周建斌?,杨学云。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矿质态氮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2): 321-326

35)张宏, 周建斌?, 王春阳, 董放, 李凤娟。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4): 1?5

36)刘晓军,周建斌,陈竹君,丁小龙。 夏季休闲期不同年限日光温室土壤硝态氮淋溶状况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10, 26(增刊1):272-278

37)高忠霞,周建斌,王祥,陈兴丽,杨学云。 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特性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0, 47(1):115-121

38)周建斌,王春阳,梁斌,刘晓军,Kalbitz K. 长期耕种土壤剖面累积有机碳量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农业环境保护学报, 2009, 28(6):2540-2544

39)陈兴丽,周建斌,刘建亮,高忠霞,杨学云。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秸秆碳氮比及其矿化特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 (2):314-319

40)艾娜,周建斌,段敏。 不同有机碳源对施入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固持的影响。 土壤通报,2009, 40(6):1337-1341(通讯作者)

41)梁斌,周建斌,杨学云,艾娜。 不同培肥措施下种植制度及撂荒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9,17(2):1-7

42)梁斌,周建斌,杨学云, 艾娜。 不同培肥措施下种植强度对土壤微生物体碳、氮含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2009, 23(2):132-137,142

43)艾娜,周建斌,杨学云, 梁斌,段敏。 长期施肥及撂荒土壤对不同外源氮素固持及转化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08, 41(12):4019-418

44)艾娜,周建斌,杨学云, 梁斌。 长期施肥及撂荒对塿土氮素矿化特性及外源硝态氮转化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 (9):1937-1943

45)王红霞,周建斌,雷张玲,赵满兴。 有机肥中不同形态氮及可溶性有机碳在土壤中淋溶特性研究。 农业环境保护学报, 2008,27(4):1364-1370

46)赵满兴,Kalbitz K,周建斌。 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特性的变化。 土壤学报, 2008, 45(3):476-484

47)赵满兴,周建斌,陈竹君,郑险峰。 不同农田土壤对可溶性有机氮、碳吸附特性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2008, 19(1):76-80(通讯作者)

48)赵满兴,Kalbitz K,周建斌。 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化氮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报,2008, 22(3):122-127

49)王春阳,周建斌,郑险峰,李生秀。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 13(6):991-997

50)杨绒,严德翼,周建斌,汪文霞,马勤安。 黄土区不同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及特性。 生态学报, 2007, 27(4):1397-1403

51)赵满兴,周建斌,陈竹君,杨绒。 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其特性研究。 生态学报, 2007, 27(1): 397-403

52)赵满兴,周建斌,杨绒,郑险峰,翟丙年,李生秀。 不同施氮量对旱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素累积、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12(2):143-149

53)周建斌,陈竹君,唐莉莉,翟丙年,许安民。 日光温室土壤剖面矿质态氮的含量、累积及其分布特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12(5):675-680

54)赵满兴,周建斌,杨绒,郑险峰,翟丙年,李生秀。 不同施氮量对旱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素累积、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12(2):143-149

55)汪文霞,周建斌,严德翼,马勤安。 黄土区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及其关系?.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6):103-106,132

参编著作:

(1)周建斌,李世清。 旱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氮及其意义。 李生秀主编, 中国旱地土壤植物中的氮素。 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 138-187.

(2)周建斌。 中国旱地土壤中的钾素。 李生秀主编, 中国旱地农业。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14-432.

更多>>新闻速递